博客

中国在非洲和平与安全问题上的承诺:中非合作论坛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9/06/2015 Chloe Gotterson

       “中非合作论坛是否能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有力工具?”

       6月初,距离更安全世界召开首次研讨会,探讨中国对非洲和平、安全和发展的影响已有五周年。我们再次回到上海,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共同举办了一场国际研讨会,重新审视这一议题。回顾这些年的变化着实有趣。

       参加2010年研讨会的中非专家曾提出将和平和安全议题纳入中非合作论坛议程。彼时这一提议被视为极其敏感,然而仅仅两年之后,随着“中非和平与安全合作伙伴倡议”的发起,和平与安全即成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支柱。

       再回到当前,我们热切期待今年十二月在南非举行的第六届中非合作论坛。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表示,他期盼南非会议将进一步提升中非合作关系。而维护地区和平和安全正是中非合作的三大关键领域之一。看起来,和平与安全在中非合作的议程之中已经开始拥有更大的政治影响力。

       尽管和平与安全在中非合作论坛中已然拥有突出地位,本次研讨会争论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积极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对于和平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于作者而言,鉴于国际社会将在九月就最终的新发展框架达成一致——其本质上是普世的,且界定了未来15年世界总体发展的优先事项,这正是最有意义且适时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目标第16项中倡议的“创建和平和包容的社会” 提出了基于预防和发展的路径,似乎与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中支持非洲和平与安全的承诺暗合。

       尽管如此,参会者对中国支持第16项的力度仍然抱持一定疑问。有学者指出,中国政府的官方文件,比如最近的《关于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意见书》中并没有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涉及和平的方面表示明确支持。在目标制定的谈判过程中,中国政府曾表示顾虑,认为(若干目标)有干涉别国内政的风险,联合国其他论坛或许能更有效地讨论与和平相关的议题。而将焦点限定在核心的发展问题上同样有利于促进和平。此次研讨会上,一名学者进一步指出该议程的普世性意味着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态度会有别于中非合作论坛。尽管有上述考量,中国已同意将第16项纳入至总目标中;除非有重大意外,这一目标应当会保留在最终的文本中。因此目前更重要的是,北京对于实施该目标的意愿。

       作者以为,拥护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和平社会议程将支持而非削弱中国的外交政策目标,尤其考虑到中国正在逐渐加强“有说服力的外交”。这正是预防性外交的一种原则性形式,其与中国其他外交政策目标一致,并且强调尊重文化和宗教教义,优先突出区域组织的作用。在结束语部分,有学者提出应当肯定中国在平稳地重新诠释其外交政策目标上的努力,由此为中国在冲突解决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提供了一种手段。当前中国对于应对和平和安全挑战似乎更开放,也有望为非洲大陆实现第16项目标作出贡献。

       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缺乏强制力,且履行该目标的行动将基于各国的不同背景采取最适宜本国的方式进行,过度“干涉”非洲内政的范围似乎不会比现有的中非合作论坛协议更宽泛。通过聚焦在全部12个具体目标——中国在谈判过程中支持其中的大部分——第16项目标倡导基于预防和发展的路径促进和平。相对于应激式、“硬性安全”的路径——其不仅主导中非合作论坛在和平与安全议题上的焦点,同样在更广泛的联合国体系中占据支配地位,支持非洲国家实现上述可持续发展目标则提供了另一种路径的补充。再者,其他目标的指标,比如减少社会群体之间的不平等,促进包容性的经济增长,同样在承认发展与和平复杂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之上,有助于构建和平社会。

       中非合作论坛议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目标上的一致性意味着,论坛或许能够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工具。确实,对比第16项目标的内容和上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协议的具体行动会发现二者明显的相似之处。这样将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土化更利于发展以行动为导向且实用的政策、规划和倡议,从而易于为中国政府所采纳。在通过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联合国峰会以及第六届中非合作论坛到来之前的历史性时刻,这次研讨无疑是一场适时的思想盛宴。

 

Chloe Gotterson,中国项目项目官员

 

       “拥护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和平社会议程将支持而非削弱中国的外交政策目标”

Chloe Gotterson